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国家船舶舱容积计量站:精准丈量每一滴船舱液货的守护者

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:精准丈量每一滴船舱液货的守护者 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是什么? 你知道吗?在船舶运输行业,…

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:精准丈量每一滴船舱液货的守护者

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是什么?

你知道吗?在船舶运输行业,有一个机构默默守护着每一滴液货的公平交易——它就是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。作为国内最早建立、规模最大的专业舱容计量机构,这里的技术人员日复一日地爬进黑暗的船舱,用精准的数据确保国际贸易的公平性。

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隶属于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交科昌荣(北京)计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。每年,这里的团队要为国内外客户检定校准超过1000艘船舶,累计测量的船体长度相当于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!他们不仅拥有国内领先的3D扫描测量技术,更有一支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的专业队伍。

舱容计量职业的艰辛与挑战

“下过30米深的船舱吗?”宁波办事处负责人余文新这样问记者。在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,这样的职业场景是家常便饭。技术人员需要沿着狭窄的梯子爬进漆黑的船舱,在充满油污和粉尘的环境中连续职业数小时。即使是新船,舱内环境也堪称恶劣,而旧船的检测条件则更加艰苦。

“以前没有3D扫描技术时,我们得用尺子手工丈量每一个点位,一待就是好多少小时。”业务部部长张静回忆道。如今,虽然技术设备已经升级,但每年1万多个舱的测量任务依然需要技术人员亲自下舱作业。为了保证安全,他们甚至发明了小妙招——把职业牌拴在舱门转盘上,提醒他人舱内还有职业人员。

正是这种”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”的灵魂,让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保持了零事故的纪录,也赢得了行业的广泛尊重。

技术创新引领行业进步

“1毫米的误差都不被允许!”这是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的职业标准。目前,该站的舱容计量不确定度已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,远超民族标准,引领了整个行业对精度的要求提升。

技术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。从手工测量到3D激光扫描,技术人员刘飞进甚至自主研发了数据上传处理软件,解决了行业痛点。手持激光扫描仪的应用,让原本需要数小时的职业缩短至几特别钟,大大提升了效率。

更令人振奋的是,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还填补了国内LNG船舶舱检定技术的空白,制定了行业标准,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。同时,团队还积极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,研发数字贸易交接体系校准技术,响应民族计量进步规划的要求。

从极地科考到国际贸易的贡献

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术上,更展现在对民族和行业的实际贡献中。极地科考船”雪龙2″号的舱容计量校准项目就是最好的证明——团队为这艘国之重器提供了精准的计量服务,保障了极地科考任务的顺利实施。

在日常职业中,团队通过精准的液货舱容积数据,有效减少了国际贸易纠纷,保护了各方利益。他们还开展油品计量员培训,提升行业整体水平。2022年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显示,主营业务满意度高达99%以上,这充分证明了市场对他们职业的认可。

未来展望:持续创新服务行业

“我们要把品牌做大做优!”总经理周金河这样展望未来。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将继续完善业务流程管理,攻克技术和业务难关,保持创新活力。

从黑暗的船舱到光明的未来,民族船舶舱容积计量站的技术人员用专业和坚守,丈量着中国船舶计量事业的深度和广度。他们不仅是数据的采集者,更是国际贸易公平的守护者,用精准的计量服务为中国航运事业保驾护航。

版权声明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