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支撑深圳下一个30年的新引擎: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

河套合作区:深圳未来进步的核心动力 深圳经济特区迎来45周年生日,这座城市的辉煌成就令人瞩目。但更值得思索的是…

河套合作区:深圳未来进步的核心动力

深圳经济特区迎来45周年生日,这座城市的辉煌成就令人瞩目。但更值得思索的是:支撑深圳下一个30年的新引擎是什么?答案无疑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。这个仅3.89平方公里的区域,正成为深圳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,它承载着深圳从”全球工厂”向”全球科创中心”跃升的重任。

河套为何能成为深圳新引擎?

河套合作区的定位跃升之快令人惊叹。从2017年港深共建”港深创新及科技园”,到2023年国务院确立三大核心定位,河套已进步成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制度试验区。短短两年时刻,这里已集聚1.5万名科研人才、18位两院院士、447家科技企业,包括8个全球500强企业研发中心和3家独角兽企业。这样的进步速度,充分证明了河套作为深圳新引擎的实力和潜力。

河套的成功关键在于深港优势互补。深圳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市场空间,但基础研究存在短板;香港则拥有5所全球百强大学和顶尖科研人才,但产业化能力不足。河套作为连接两地的桥梁,正在打破这种割裂情形。通过税收优惠、科研物资自在流动、资金数据便捷流通等制度创新,河套正在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生态体系。

制度创新助力河套腾飞

深圳为河套量身打造了多项突破性政策:企业所得税减按15%、香港居民个税优惠、科研物资”一线放开”等。这些措施解决了长期困扰深港合作的痛点,让创新要素真正实现了自在流动。如今,苹果、星巴克等国际巨头在此设立研发中心,香港多所顶尖高校布局科研平台,晶泰科技等创新企业快速成长。

河套的地理位置同样得天独厚。它位于香港”北部都会区”与”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”的交汇点,毗邻两大国际机场和高铁站,构建了”半小时科研圈”和”一小时产业圈”。未来新皇岗口岸建成后,通关时刻将缩短至5分钟,进一步强化其枢纽地位。

河套将怎样定义深圳未来?

河套不仅是深圳的新引擎,更重新定义了深港合作的内涵。过去深圳主要承接香港服务业外溢,现在则是香港”0到1″的原始创新与深圳”1到N”的产业化能力首次实现制度层面的无缝对接。这种深度融合,将帮助深圳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扮演更核心角色。

站在45周年的历史节点,深圳已经找到破局之道——以河套为支点,实现深港深度协同创新。下一个30年,河套将继续释放创新活力,支撑深圳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话语权。这不仅是深圳的未来,更是中国科技创新走向全球的重要一步。

版权声明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