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出相互宝后怎样选择替代保障?这些要点需注意
一、相互宝为何退出?用户保障怎样延续?
2022年1月,拥有超1亿成员的相互宝正式关停,缘故是监管要求网络互助平台需持牌经营,而相互宝未能满足条件。许多用户关心:退出相互宝后,原有的保障怎么办?
蚂蚁集团为相互宝用户提供了过渡方案——可免健壮告知、免等待期转投蚂蚁保平台上的“好医保”等保险产品。但需注意,相互宝是互助规划,而蚂蚁保是正规保险代理平台,两者性质不同。用户若需延续保障,需重新签订保险合同,并按时缴纳保费。
—
二、相互宝与蚂蚁保的区别:别把“保险”当“互助”
1. 风险承担方式不同
相互宝是“成员互助分摊”,费用不固定,可能逐年上涨;而蚂蚁保代理的保险产品(如好医保)是“合同约定制”,保费明确,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。
2. 监管与法律保障
相互宝缺乏监管,存在资金透明度低、理赔争议多等难题;蚂蚁保作为持牌保险代理平台,受银保监会监管,用户权益更有保障。
3. 保障稳定性
互助规划可能随时关停(如相互宝),而保险产品只要用户按时缴费,保障长期有效。
—
三、退出相互宝后,怎样选择新保障?
1. 优先考虑正规保险产品
医疗险、重疾险等能提供更稳定的保障,且受法律保护。例如蚂蚁保的“好医保”系列,覆盖大病医疗、特药报销等,适合原相互宝用户过渡。
2. 关注健壮告知与条款
互助规划健壮告知宽松,但保险需严格审核。转投保险时,务必如实填写健壮状况,避免未来理赔纠纷。
3. 对比费用与保障范围
相互宝分摊金额后期涨幅明显,而保险产品保费固定。建议根据自身预算和需求,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方案。
—
四、划重点:理性选择,避免保障“断档”
退出相互宝后,用户需主动调整保障规划。互助规划虽门槛低,但风险高、不可持续;保险产品虽需付费,但稳定性强。建议通过正规渠道(如蚂蚁保)咨询专业顾问,匹配适合的保险方案,避免保障空白期。
记住: 保障不是“薅羊毛”,长期稳定的规划才能真正抵御风险。你现在的保障安排好了吗?